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交易系統實際演練-多方波段策略



  一般所謂的波段策略,其邏輯概念跟長期順勢很接近,差別只在持有部位的時間長短而已。相較於長期順勢策略進場後動輒數月的持倉時間,一般波段策略要短得多,大概是數天到兩周左右。也因此,波段策略提供的訊號頻率比較高,雖然每一筆交易掌握的趨勢可能較短,但在某些沒有大趨勢的時候,波段策略的績效是會比長期策略更好的。當然,我們建議長期策略跟波段策略一起混合使用,如此一來績效會更平滑。

  我們在台指期使用的波段策略可以分成多方與空方兩邊,而今天先介紹多方波段策略

  我們的波段策略使用兩種不同的折返架構,希望可以找出適合設定緊密停損而又有一定程度趨勢可以掌握的轉折點,在這樣的架構下,策略可以提供的R倍數會更理想。

  然而,這樣的架構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就是,一旦遇到反向跳空,策略就會出現超過一個R的虧損,所以這幾年開始我們通常會搭配到期日最接近的週選擇權,作價外put的簡單避險,雖然系統的整體獲利期望值會下降,但降低風險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兩個波段策略每年提供的訊號平均是6.06次跟4.24次,勝率大概比長期順勢好一點點,小輸Michael Jordan的生涯命中率,每次交易的獲利期望值在0.5R左右(已扣除避險價外put成本,約0.15R),系統的最大連續虧損約略是6個R。

  資金規模在50萬台幣以內的小帳戶要使用這個策略也沒問題,每筆交易風險占總資金2%的話,年化報酬率大概是8.5%,中間會遭遇的最大連續虧損為9.6%。以下就是這兩個策略目前的持倉狀況:

  



  可以看到波段策略幾乎是全空的狀態,那是因為最近的小回檔讓一些部位都陸續出場了(如下圖),但目前其實也符合我們其中一個策略的折返架構,因此或許明天就會有一些新的部位進場也說不定。
   


  至於空方波段策略,登場的機會其實滿少的,畢竟股市長期而言在漲勢中的時間多過於下跌,但是在近年的幾個出現重要跌勢的年份,空方波段策略都帶來了重要的穩定風險效果,像是2008年、該死的2011年、以及2015年。

  而算算日子,20%以上的中期回檔說不定在這一兩年又會再捲土重來,因此未來等到那時候我們會再介紹空方波段系統的內容。


  接下來我們將會介紹第三種交易策略--逆勢策略。

3 則留言:

  1. 可否請教一下, 這兩個波段策略大概是如何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濾網的部分採用折返架構,進場是ATR突破,出場則是Trailing stop
      只是兩個策略的折返架構用的是不一樣的指標,對拉回的敏感度不太一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