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交易系統實際演練-開始進場之前


  我們打算從最初準備要投入市場開始模擬,換句話說,我們假設現在手上沒有任何的部位。

  設想我們已經從市場歷史價格資料做好回測,並且擬定好了所有的交易規則,可是當我們要投入市場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我們的交易系統已經在前一陣子就發出了進場訊號,而且按照交易規則,還有一些部位仍未出場,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放棄現有訊號,等待下一個新的進場指令

  這是最容易想到的處理方式,我們不理會那些在場中的交易部位,而是等待行情結束之後,從下一個新的進場訊號開始建立部位。這個方法的缺點是,有些交易系統的進場訊號頻率非常低,特別是長期順勢系統,或許一整年才只有兩三次交易,因此等待下一個新的進場訊號可能會花掉很長的時間;再者,具有這種特色的長期順勢系統,其績效經常由某一兩筆獲利豐富的交易決定,如果決定放棄現在的場中部位,等於是要冒著可能失去一筆重要獲利的風險。

直接按照系統狀況建立部位,即使進場點位不理想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人因為考量到沉沒成本,大概都不會選擇這個方式。這個處理方法雖然可以讓你馬上跟交易系統的理論狀況接軌,但是某些部位的進場點可能已經離系統發出訊號的點位很遠了,這時立刻進場等於是要犧牲中間的差距,如果這個差距甚至已經超過系統的獲利期望值,那這時要立刻進場就更顯得困難了。

衡量交易系統的獲利期望值做取捨

  直覺上這是一個比較平衡的折衷方式:放棄現在獲利已經超過系統期望值的部位,建立那些還未超過期望值的部位。不過我不建議這麼做。理由很簡單,我是個順勢交易者,不信奉買低賣高那一套,除非是進場訊號還很新鮮,否則建立部位之後我會期望它盡快進入獲利狀態,那些進場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卻還未達到獲利期望值的部位很可能是虧損的交易,這時候進場只是自找麻煩而已。

  我沒有辦法告訴各位哪一種方式比較好,因為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在各位身上,那就是交易者的個性。不想讓可能的獲利溜走,那就立刻建立部位。不想承擔額外的成本甚至是遇到系統預想外連續虧損的可能性,那就等待。一切的重點,在你身上。

  這不是在蔣幹畫,交易系統最重要的就是要適合交易者的個性。Jack Schwager在他的著作:金融怪傑中,訪談了數十位的交易好手,他們所用的交易手法跟分析方式天差地遠,但唯有一點是每個人的共通特色,那就是他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個性的交易方式。不管是順勢系統還是逆勢系統,不管是長期系統還是當沖系統,不管是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如果你的個性對於使用的交易方法有所抗拒,基本上成功的機會就更小了。

  而我們的交易系統實演,決定採用等待新訊號的方式,所以目前暫時還不會建立部位,趁著這個空檔,剛好可以來介紹一下我們的系統組成及其交易邏輯。


  因此下一篇,將介紹我們所採用的長期順勢策略,以及策略目前的部位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