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交易系統建構其之三-多方架構—尋找你的優勢所在


  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是,台指期是否在某些架構(setup)下會呈現容易上漲的趨勢,且其程度顯著大過於原本便存在的長期趨勢。


  今天假設我想買進,當然會希望買進之後市場的上漲機會比較大,也希望市場上漲的幅度比下跌幅度來的多。所以我們先定義所謂的上漲幅度:進場後特定時間內的最高價與進場價的差距;而下跌幅度自然就是進場後特定時間內最低點與進場價的差距了。如果我能在某些後續上漲機會比較大,而上漲幅度也較多的狀態下買進,自然在交易上才會具有優勢。反過來說,如果我完全不理會現在市場的狀態,胡亂地在不具優勢的狀況下進場,那麼這樣的交易當然會辛苦許多。

台指期基礎狀態

  我們先來看一下台指期原本的樣子:一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台北股市確實存在長期上漲趨勢,而且此趨勢在時間越長的狀況下越明顯,只是上漲幅度與下跌幅度差異不大,因此整體而言,我們很難在這樣的狀態下靠著主動選擇進出點來獲得超額利潤。也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買進的優勢並不明顯


為什麼優勢很重要

  如果你常看NBA,你就會知道一支強隊不只是靠著球星支撐而已,還必須有隊型組合,甚至透過一些戰術搭配,像是跑位、擋拆、要犯等,製造出較容易投籃的機會,以提高整體的得分效率。反過來說,如果球隊進攻毫無章法,只是讓明星球員大量單打硬上,這樣的球隊必然無法走得長遠。


  
  而在市場上交易也是一樣,我們不能胡亂地下單,如果只想靠自己的直覺或運氣來獲利,這樣的交易者是很難產出穩定績效的。因此,我們在進場前就必須要靠著追蹤與分析市場資訊,等到確定市場的優勢站在我們這邊時,再尋找適合進場的時機。

  那我們要怎麼尋找可能的優勢呢?其實市場上存在有許多的交易智慧,這些交易智慧可以經過測試來分辨其真偽,甚至可以成為相當紮實的市場架構元素。這些架構不必然是價格面,也可能是基本面的要素,例如:整體市場的本益比等。而這些架構有時也被稱做濾網,也就是符合這些濾網條件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進場。

季線以下不做多

  我想大部分的市場參與者都聽過「季線以下不做多」這句名言,但似乎沒有太多人把這個古老的交易智慧當真。
  什麼是季線呢?一般指的是五十日移動平均線,但其實你要用六十日或八十日也都可以啦,季線如果參數選50.60.80會差很多的話我想你應該也不敢用。季線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它就是代表過去某段時間(大約是一季)市場的約略平均價格而已。換句話說,如果市場目前的價格在季線之上,代表的意義就是:現在市場的價格強度高於平均。

  在順勢思維下,要買進的時候,市場不能太弱,至少要在季線以上,也因此有了「季線以下不做多」這樣的一句名言。

  那麼,如果我們把「價格在季線之上」作為買進的必要架構,是否能夠讓我們得到額外的優勢呢?以下便是實際的測試結果

 



  由於有了濾網,所以剔除掉了一些不符合架構的交易日資料,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架構在短天期(10日以內)的幫助不大,但是在中長天期(20~50)不管是上漲機率還是上漲幅度都能帶來些許優勢,換言之,「在價格處於季線之上才考慮買進」這個架構,對中長期的買進策略而言確實是可行的。

價格區間相對位置的架構

  除了季線,我們還可以考慮「價格區間相對位置」的概念作為架構,例如把過去五十天的最高價當成天花板,最低價當成地板,再令天花板的數值為100,地板的數值為0,並計算現在的價格所在的相對位置。

  對於技術指標有所涉獵的朋友應該可以發現,這就是所謂的隨機指標(又稱KD指標)中的K值,但我們並不像坊間用法那樣把它當成超買超賣指標,而是單純地利用它價格區間相對位置的標示性質。如同之前「季線以上才考慮買進」的架構,我們這裡則是希望價格位在過去五十日區間的上半部,也就是「五十日K值大於50」時才考慮買進,以下便是實際測試的結果:



  我們可以看到跟季線架構相比,上漲機率更高了一點,但尚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但是在下跌幅度上卻有了不錯的改善,此時在20日或更長的區間上漲幅度與下跌幅度間的比值已經超過了1.2,這個架構所帶來的優勢已經相當明顯。

超買時縮手

  有些朋友一定會覺得:「不對呀,傳統的KD指標告訴我們,K值太高表示市場已經過熱,要開始找機會賣出了,怎麼還會把這個當成是可以買進的架構呢?」

  是的,我們雖然為了找尋價格相對強勢的時機,所以將架構訂為五十日K大於50才買進,但是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地把符合所謂的「超買」定義的交易日剔除,看看是否這樣能更進一步地提升市場優勢,以下便是定義K值超過90為超買,並將之剔除的實際測試結果:



  我第一次測試這個架構時覺得非常驚訝,因為差距太巨大了,巨大到我連統計檢定都懶得做。而且一直到現在,即使時間已經又過了將近十年--兩千多個交易日--這個架構都還持續有效。


我們是否濾過頭了呢?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其實都擔心我們在使用架構時用了太多的條件,過份嚴格地篩選出其實不具有代表性的市場資料,甚至有些市場交易者認為我們完全不應該使用任何架構或濾網,因為那會帶來過度配適(over-fitting)的風險。

  我的看法則是:市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沒有趨勢可言,略多於三分之一的時間上漲,略少於三分之一的時間下跌。所以一個架構不要把原始資料濾得太誇張的話(例如篩選到原始資料只剩十分之一),我都可以接受。

  而以上這些架構的篩選比例都還算溫和,剩下來的資料數量都佔原始資料的三分之一以上,考量到樣本數,我認為還不到過度篩選的地步。

其他有名的架構

  例如巴菲特的選股原則,或大衛歐尼爾的CANSLIM系統,這些其實都是可以測試的架構,甚至於你應該依照自己想進行的交易類型去思考可能的架構:要順勢交易,就尋找價格強勢的架構;要做逆勢系統或擺盪系統,就尋找可能出現價格轉折的架構。


  但是請注意:光只有架構還不足以構成進場的條件,架構只是幫助我們定義市場目前的狀態,並選擇適合目前狀態的交易策略,真正要進場的話,我們還會需要某些特別的訊號作為觸發條件(trigger),下一篇我們將會繼續討論適合作為進場訊號的觸發條件。

4 則留言:

  1. 嗨~想跟您請教一下上漲幅度跟下跌幅度的定義是?
    經過波動率標準化處理的意思是?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是就符合架構條件後n日內價格上漲跟下跌幅度的比較,詳細作法是把n日後的價格區間拉出來,分成上漲的部分與下跌的部分,再除以當時的波動
      例如假設某天收盤是8000點,波動為100點,該交易日的後五日內曾出現的最高價是8300,最低價是7900,那我們就會說他上漲幅度:下跌幅度=3:1
      而當你要計算所有符合條件的交易日後n天內平均上漲:平均下跌的話,要把原始資料先除以當時的波動才能進行平均,否則意義不大
      詳細可以參考Curtis Faith所寫的"海龜投資法則",裡面有更詳細的介紹

      刪除
  2. 請問上漲天數和下跌天數的定義?
    例如10天內 第10天收盤>進場價 就記上漲天數1天嗎?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好~跟你所說的應該是一樣的
      如果符合架構後第n天的收盤價高於符合架構當日的收盤價,就記上漲天數+1

      刪除